產品列表PRODUCTS LIST
錫盟—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累計輸送電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達1011億千瓦時。
錫盟—山東特高壓工程于14年11月開工,16年7月投運,起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止于山東省濟南市,途經內蒙古、河北、天津、山東4省(自治區、直轄市)。該工程是納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中第1個投運的工程,也是世界上的第1次使用碳纖維復合導線技術的工程。
工程建成投運后,京津冀魯地區每年新增受電約5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燃煤224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400萬噸,有效改善環境和空氣質量。該工程有力推動了錫盟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加快內蒙古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滿足京津冀魯地區用電負荷增長需求。
一、 產品用途(LYYB-2000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氧化鋅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技術先進,價格合理)
本儀器是用于檢測氧化鋅避雷器電氣性能的儀器,該儀器適用于各種電壓等級的氧化鋅避雷器的帶電或停電檢測,從而及時發現設備內部絕緣受潮及閥片老化等危險缺陷。
儀器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測量全過程由工控機控制,可測量氧化鋅避雷器的全電流、阻性電流及其諧波、工頻參考電壓及其諧波、有功功率和相位差,大屏幕可顯示電壓和電流的真實波形。儀器運用數字波形分析技術,采用諧波分析和數字濾波等軟件抗干擾方法使測量結果準確、穩定,可準確分析出基波和3~7次諧波的含量,并能克服相間干擾影響,正確測量邊相避雷器的阻性電流。
二、 產品特點(LYYB-2000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氧化鋅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技術先進,價格合理)
800×480彩色液晶觸摸屏,高速熱敏打印機;圖文顯示,界面直觀,便于現場人員操作和使用。
無線傳輸PT信號超過400米,按需配置可達到2000米。
適用于避雷器帶電、停電或試驗室等場所使用。
真正做到三相電流、三相電壓同時測試,提高工作效率;儀器內部只帶弱電,電壓不超過12V;電流、電壓傳感器*隔離,安全可靠。
支持有線同步、無線同步兩種電壓基準信號取樣方式;也支持無電壓方式,通過軟件計算找到電壓基準。
內帶高能鋰離子電池,特別適合無電源場合。
配備嵌入式工業級操作系統,支持直接關機方式;配有一個USB接口,支持U盤導出數據;可外掛USB鼠標、鍵盤使用,操作方便。
內部配置4GB容量的SD卡可存儲海量試驗數據,具備數據管理、保存等功能。
配套上層管理軟件,具備歷史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報告打印等功能。
高速的采樣頻率,*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抗干擾性能強,測量結果精度*。
采用防塵、防水、防腐工程塑料密封箱,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
三、 技術指標(LYYB-2000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氧化鋅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技術先進,價格合理)
電源:220V、50Hz或內部電池供電
測量范圍:
泄漏電流 0-10mA(可擴展);
電壓 30-100V(可擴展)。
測量準確度:
電流:全電流>100μA時: ±5%讀數±1個字;
電壓:基準電壓信號>30V時: ±5%讀數±1個字。
測量參數:
泄漏電流全電流波形、基波有效值、峰值。
泄漏電流阻性分量基波有效值及3、5、7次有效值。
泄漏電流阻性分量峰值:正峰值Ir+ 負峰值Ir-。
容性電流基波,全電壓、全電流相角差。
電壓有效值。
避雷器功耗。
電壓基準信號取樣方式:
有線同步:40米(可擴展)
無線同步:>400米(可擴展)
電池參數:
充電時間 > 6小時
連續工作時間 > 4小時
間斷工作時間 > 8小時
儀器尺寸: 主機36cm×26cm×14cm 配件箱42cm×33cm×20cm
儀器重量: 主機5.0kg 配件箱9.0kg
四、 儀器面板介紹(LYYB-2000電力試驗行業標準“氧化鋅避雷器在線監測儀"技術先進,價格合理)
圖2
測試儀面板如圖2所示,測試儀分為主機和PT電壓發送機兩部分。
PT電壓發送機:采集PT二次側電壓,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將信號發送給主機。接PT二次電壓是通過A、B、C、N三相四線制接法,三相電壓峰值范圍為0-100V。
主機:采集氧化鋅避雷器泄漏電流,并接收PT電壓發送機電壓信號,經過FFT計算獲得氧化鋅避雷器的特征數據。主機采集電流分為0-2mA和2-10mA兩檔,通過一根三芯線A、B、C接到三相氧化鋅避雷器的計數器上端,另通過一根接地線接到計數器下端。
通信方式:兩機之間的通信可選擇有線同步,無線同步,無電壓三種方式。有線同步方式的測試精度高,無線同步方式其次,兩機距離近時建議使用有線同步方式;遠距離時使用無線同步方式;無PT時采用無電壓方式,默認B相全電流超前B相電壓83.5度。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完成紅寺堡區新能源基地項目330千伏湘暉變電站電氣交接試驗,變電站順利投運。該站可進一步增強區域供電能力,為紅寺堡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綠色能源支撐。
紅寺堡區新能源基地項目是推動區域能源結構轉型的重點工程。項目創新采用“草光互補"模式,通過播撒耐旱草籽實現光伏治沙與清潔能源生產的有機結合,年發電量可達60億千瓦時,發出的綠電主要通過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等通道輸送至湖南。
國網寧夏超高壓公司編制標準化作業方案,并在試驗中采用高精度儀器對核心設備開展全面檢測。針對項目“風光儲一體化"及構網型儲能配置的特點,團隊重點測試了儲能系統與升壓站的協調控制功能,為新能源電力平穩輸出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持。
此外,團隊全面記錄了設備初始絕緣狀態及電氣參數匹配性等關鍵基準數據,為后續運行分析、調度整定與狀態評估打下基礎;逐項驗證了保護裝置的核心邏輯,為系統故障精準排查和升級提供保障。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